无忧总结网 >地图 >工作总结 >

幼儿园区域工作总结

幼儿园区域活动工作总结

时间:2023-04-22 无忧总结网

幼儿园区域活动工作总结合集8篇。

无忧总结网特意为您整理了《幼儿园区域活动工作总结》。当前,大家对于文档的需求日益增多,学会使用范文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学习范文可以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让工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区域活动工作总结【篇1】

随着暑假的来临,我们又迎来一个学期的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我们在忙忙碌碌中度过。虽然忙碌,然而我们忙的有序,我们忙的有收获,是时候对本学期的教研组进行总结了。

本学期,我们大班教研组全体教师以幼儿园业务计划为依据,认真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并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获得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在此,就我们大班组本学期来的工作做简要回顾,为今后更好开展工作理顺思路,积累经验。

一、同商共讨,认真制定计划。

开学前夕,我们及时召开大班教研活动,学习和分析幼儿园业务计划,明确本学期的研究重点,并认真总结上学期工作得失,认为上学期的计划内容过多,操作时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有的内容挖得不够深,因此大家建议将本学期的计划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细化,将研究的点缩小,精简,每月研讨有侧重,每个教师有任务,使每个教师都能真正参与到研讨中来,而不再是一个旁观者,从而使研究重点指向性更强,操作性也更强。

二、轮流主持,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态度。

教师应该成为研讨的主人,是一个主动者,而不是一个旁听者。为了激发教师的这种意识,本学期我们采用了轮流主持活动的形式进行研讨。通过这样的主持,老师们学会了在活动前做好准备,学会了1

在活动中尊重他人,学会了在活动后积极思考和实践。

三、积极实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个计划的实施光靠制定是没有用的,最终还是要靠老师的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在本学期我们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研讨。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主观上提高了教师活动的兴趣,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本学期我们根据计划,结合主题,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各项活动。

(一)集体研讨教材,有效提高教师活动方案分析能力。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团结、奋进、互相信任的集体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及智慧特长,如果只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其效能是有限的。集体研讨教材创造了一个共同分享,合作与支持的条件,增进了组员之间的沟通,使大家在活动中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分享各自的体会与经验,共同斟酌更好的教学方式,思辩教育上的困惑,大胆地尝试新内容、新方法。

(二)互相听评,促进的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

在本学期中我们结合园本教研也根据教研组研讨计划并,每月安排教师进行实践观摩。活动中,每位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并能以案例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活动进行评析。

幼儿园区域活动工作总结【篇2】

安全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重,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忙忙碌碌中,本月也接近尾声,回顾本月自己的工作,真是又喜又忧。现将本月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始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学习上级转发的各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文件,通过学习,明确到安全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有一个高度重视。同时,在周一安全会上认真学习一些事故案例分析,与其他老师一起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在意识上为自己敲响警钟,免幼儿发生安全事故。

取得了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的好成绩。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以幼儿教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要求自己,并随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及常规教育,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卫生的好习惯及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每天上岗之前,认真查找安全隐患,制定防患措施,填写好xxx卡片,做到心中有数。

当幼儿入园时,我能认真做好晨检工作,防止幼儿带异物入园,主动向家长了解幼儿的情绪及身体状况,对带药入园的幼儿,督促家长做好药品登记工作,防止幼儿误服。同时,也让家长做好签字工作,并核对幼儿每天的出勤情况及人数。组织幼儿活动时,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做到做操时不追跑、不在教室里打闹、不跷椅子、不跑高、不将异物放入五官等,教育幼儿要互相团结,不打人、不争抢,遇到不安全的事情要报告老师等。

幼儿入厕、喝水、洗手时,组织幼儿分组进行,以免幼儿过多拥挤发生安全事故。幼儿进餐时,我与其他两位老师相互配合,尽职尽责的照顾好每一位幼儿进餐。教育幼儿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讲话,安静进餐。进餐结束后,为幼儿开展各种游戏,教育幼儿不做剧烈运动,以防幼儿出现意外。幼儿午睡时,教育幼儿安静午睡,并分批组织幼儿进入休息室。同时加强巡视,防止幼儿将异物带到床上玩耍。在幼儿离园时,我与班里的老师积极做好离园工作。

让幼儿家长配合做好签字工作。共同看护好班里的孩子,将孩子安全的交到了家长手里。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还积极主动的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配合,共同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家园同步进行,真正做到了“家园配合”。当然,在这一年中,我的安全工作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当幼儿有不安全的行为出现时,有时显得过于急躁,缺乏足够的耐心去为幼儿讲解安全知识及道理,而是只注重于告诉幼儿“你应该怎么做”、“你不能做什么”。这样反而让幼儿不容易接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用一种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

幼儿园区域活动工作总结【篇3】

时间过的真快,一学期匆匆而过。本学期,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以上级教研精神为引领,开展有效常规课堂教学以及游戏区域的创设、游戏活动的设计、组织等研究活动,提高了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及游戏”的整体水平,有效地促进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一、加强常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针对幼儿园教研计划,重点对师幼日常工作学习规范等进行更为规范的管理和研究,并把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保证幼儿园常规工作更加有序地开展。

本学期初,我们就制定了针对性强的常规管理研究措施,从三个层面进行研究。首先,针对新教师(大部分为非专教师),我们通过老教师示范、同级部观摩、个人实践等流程,手把手地让她们了解幼儿一日活动流程,各环节的操作要素及注意事项。在学习与实践中一步步提高新教师的工作能力。

其次,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两两结对常规调研,通过观摩针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常规管理问题进行交流与分析,商讨行之有效的正确做法。

再次,我们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开展全园性的研讨活动,分别请大中小各年龄段的老师进行全园分享,通过年级组、班级、个人等不同的层面,阐述了常规工作中各部分环节衔接的整体性、保教行为的规范性、幼儿学习的多样性及突出游戏的主导性。在根本上提高全体教师组织一日常规工作的能力。

二、加强课程管理,工作扎实规范

本学期,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幼儿园“天趣”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提高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和课程实施水平。

1、结合第二轮园本提升的课程建设要求,开展了园本“童谣”课程、“形体”课程、“天趣园”课程的研究。每一个子课程分别通过一课三研,观摩研讨、骨干引领等形式,针对预先提出的研究重点,让教师们通过观摩、学习、研讨,解决课程教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真正与实践相结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转变教学行为,把教育教学理论落到实处。

2、本学期,我们还结合“无锡市锡剧传承特色学校”的要求,将幼儿锡剧教学融入孩子一日生活。一方面,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锡剧内容,利用午间、离园等时间段,播放通俗易懂的、比较熟悉的优秀锡剧唱段,让幼儿对锡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知道锡剧是我们无锡特有的戏曲类型。另一方面,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能力,选择适合各年龄段学习的优秀锡剧唱段,通过集体教学、游戏巩固、个别表演等形式,丰富幼儿的艺术情感,让孩子们喜欢听锡剧,喜欢唱锡剧。通过师幼共同的努力,在无锡市第二届“小小红梅奖”比赛中,我园幼儿表演的《双推磨》获得银奖,为全市幼儿表演中最高奖。

3、继续充分发挥课程实施小组成员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研究阶梯。我们提供舞台,让参加区级以上课程小组的成员定期不定组地组织园内本课程小组的老师,传达上级的要求、政策、方向等,让外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及时地在园内传递,以点带面,扩大经验的传递面。同时,每个课程小组还不定期组织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通过分享交流等多项活动,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组织能力,并让学历和专业素养较高的年轻老师,和园内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让她们双方在共同的研究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创新教研模式,促进教师发展

本学期我们根据教师实际需要,结合《专业标准》及《指南》的学习,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使教师通过集体交流、班级观摩、个别发言等各项活动,真实的体验,深度的反思、学习、交流和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使每个教师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1、学思结合,学会分析

本学期,我们以《指南》的学习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好集体教研与个人成长交替互补的作用,在组织集体教研活动时,注重提升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如在定期开展教学主题系列研讨“教师的提问与回应策略”中,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尽情发挥她们的教学特长,为园内新教师提供一个学习观摩的平台。同时,通过研讨,老师们知道了教师的回应策略应从方向、方式与方法三个方面考虑,方向就是教师的提问与回应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方式是指教师给予的点拨有来自教师自身,也有来自幼儿;方法是指教师的语言、眼神、肢体动作等。通过这样的研讨,让教师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学与思、教与研中达到经验的共享,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2、学科结合,提升理念

本学期,我们重点开展了“童谣”教学的学科研讨,通过个人设计、观摩研讨、反思交流等途径,探索童谣教学中目标定位、环境创设、环节设计、重难点把握等容易产生的问题,如何在传统意识的影响下,对童谣教学内容进行适宜的修改;教师如何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突出重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和创编童谣等。通过这样的研讨,提高了教师对学科的认识,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形成了合作研讨的良好氛围。

3、游戏研究,回归本真

本学期,我们集思广益,依托于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模拟教学、活动观摩等,创设班级走廊公共游戏区域。在实践中,教师的材料提供不再单纯地追求美观,而是选择适宜而丰富的材料,更多的是考虑对幼儿游戏的促进作用,及易于取放的特点,并利用多种渠道来制作游戏材料。通过一学期来的开展,教师们的游戏组织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而孩子对游戏也更加感兴趣,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幼儿自主、个性化成长。

教研工作是一所幼儿园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灵魂。“科教促教、科研兴园”是幼教发展的新理念。“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为我们教学经历锦上添花!

幼儿园区域活动工作总结【篇4】

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使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品质、社会化能力得到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

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巧手作坊、生活区、数学区、小熊超市、阅读区、表演区,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种子、绒线、蛋壳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数学区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师幼互动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我们还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努力,我班的区域活动在园内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区域活动工作总结【篇5】

安全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重,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忙忙碌碌中,我们这学期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自己的工作,真是又喜又忧。现将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始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学习上级转发的各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文件,通过学习,明确到安全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有一个高度重视。同时,在周一安全会上认真学习一些事故案例分析,与其他老师一起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在意识上为自己敲响警钟,免幼儿发生安全事故。取得了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的好成绩。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以幼儿教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要求自己,并随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及常规教育,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卫生的好习惯及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1、每天上岗之前,认真查找安全隐患,制定防患措施。当幼儿入园时,我能认真做好晨检工作,防止幼儿带异物入园,主动向家长了解幼儿的情绪及身体状况,对带药入园的幼儿,督促家长做好药品登记工作,防止幼儿误服。同时,也让家长做好签字工作,并核对幼儿每天的出勤情况及人数。

2、组织幼儿活动时,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做到做操时不追跑、不在教室里打闹、不跷椅子、不跑高、不将异物放入五官等,教育幼儿要互相团结,不打人、不争抢,遇到不安全的事情要报告老师等。

3、幼儿入厕、喝水、洗手时,组织幼儿分组进行,以免幼儿过多拥挤发生安全事故。

4、幼儿进餐时,我与其他两位老师相互配合,尽职尽责的照顾好每一位幼儿进餐。教育幼儿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讲话,安静进餐。进餐结束后,为幼儿开展各种游戏,教育幼儿不做剧烈运动,以防幼儿出现意外。

5、幼儿午睡时,教育幼儿安静午睡,并分批组织幼儿进入休息室。同时加强巡视,防止幼儿将异物带到床上玩耍。

6、在幼儿离园时,我与班里的老师积极做好离园工作。让幼儿家长配合做好签字工作。共同看护好班里的孩子,将孩子安全的交到了家长手里。

7、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还积极主动的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配合,共同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家园同步进行,真正做到了家园配合。

当然,在这一年中,我的安全工作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当幼儿有不安全的行为出现时,有时显得过于急躁,缺乏足够的耐心去为幼儿讲解安全知识及道理,而是只注重于告诉幼儿你应该怎么做、你不能做什么。这样反而让幼儿不容易接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用一种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

幼儿园区域活动工作总结【篇6】

幼儿园区域活动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所喜欢的一种活动。一学期来,我园通过对区域活动中区域的设置、区域材料的投放、教师如何进行区域活动的导入和结束评价,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指导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重视区域的创设,让区域成为幼儿自主活动的天地

我园场地小,条件有限,但自从开展区域活动的研究以来,幼儿园通过组织教师们进行有关知识理论的学习,认识到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各班教师能想方设法利用幼儿园的现有条件为幼儿创设活动的空间,把室内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划分、布置成多个区域。

《纲要》中提出: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幼儿园要求教师们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设区域,重视各区域的功能,挖掘区域活动的价值,同时还要求教师将现阶段各班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融入到区域活动中与区域活动结合,让区域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补充、延伸,让幼儿在区域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得到发展和提高。

另外,幼儿园还要求教师们充分利用户外场地为幼儿开设活动区域。户外的活动场地比室内的活动场地要大,可以减少幼儿间的相互干扰,有利于幼儿处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中活动,能充分发展幼儿的个性,激发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户外活动环境还能更好地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让各区域都“活”起来,使之真正成为幼儿自主活动的天地。

二、重视区域材料的投放,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的。适宜的区域活动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和自主性,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因此,材料对区域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材料的投放方面,教师们一直认为材料丰富就是东西要多,所以,大家总喜欢把材料同时一古脑儿全投放到区域中。结果造成因材料过多,幼儿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操作的现象。根据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组织教师们开展了“区域活动中材料应该如何投放的探讨与交流”活动,总结出:材料的投放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有层次地投放。通过实践:现在,教师们在投放材料时不仅能考虑到所投放的材料能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欲望,而且能考虑到所投放的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开发性。

幼儿园区域活动工作总结【篇7】

每一天的午睡起床后,在孩子们吃过点心后,我都会组织孩子们坐下来稍作休息,安静以后为接下来的个别化学习做准备,顺便也检查一下自我和同伴的鞋子有没有穿反,衣服有没有塞到裤子里等等,帮忙幼儿整理好衣物。这时,辰辰喊道:”教师,子杰的鞋子穿反了。”子杰看了看自我的鞋子,立即换了过来。紧之后,灿灿又跑到我面前问我:”教师,你看我的鞋子对了吗”我说:”你的脚穿得舒服吗?”(其实,他穿的是对的)他便走开了,可没想到他回去后,竟然把正的又换成了反的。依依发现灿灿的鞋子穿反了,提醒他把鞋子换回来,灿灿把两只鞋子一齐脱了下来,在那儿比划了半天,可穿到脚上的.却还是反着的。很明显,他对鞋子的正反根本分不清楚。

对于中班的孩子,大部分幼儿都能穿对裤子和鞋子。而对于这几个个案,我觉得原因有两个:一是家庭因素。家人过于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包办代替,帮忙而不是教会。二是客观条件。由于这两个孩子的年龄较小,阶段发展相比较较迟缓。所以,虽然是中班的孩子,但还是常会出现把鞋子反穿的现象。但毕竟只是中班的上学期,所以只要重视教育和引导,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最终,在自由活动中经过同伴互助,相互监督的过程,也让幼儿学习了如何关注自我的同伴,关心他人,培养幼儿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dlBdF.ORg

幼儿园区域活动工作总结【篇8】

一、调查目的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现状究竟如何?为求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幼儿园及教师对区域活动的重视程度、各年龄班区域的创设、教师的指导水平、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发展情况,发现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我设计了本次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相关对策,促进幼儿园区域活动效益的提升,也为教师培训提供客观的实践依据和丰富案例。

二、调查的内容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域的创设情况

1、空间利用:区域数量的适宜性;区域分隔、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区域内容的丰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师的指导水平

1、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情况。

2、教师组织幼儿区域活动后的自我反思情况。

(三)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发展情况

1、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

2、参加区域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3、在区域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

三、调查的方式

(一)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5个班的区域活动。同时,还对16位教师进行了访谈,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二)调查形式

1、实地观察区域活动。对小、中、大5个班的区域活动进行现场观察记录。

2、访谈。对幼儿园的园长、教师进行实地采访,了解她们在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想法和做法。

3、查阅资料。教师的观察记录与反思,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师指导区域活动的能力。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幼儿园对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视程度有很大改观。应该说经过前阶段宣传学习及相关的教科研学习,各班对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观。

(二)年龄段区域的时空利用与材料投放无显著差异。

从调查中表明,周计划中安排区域活动的时间为每周5次。从6个班的调查看,区域活动时间安排基本上是切合实际的,大部分班级既保证了整块活动时间也能注意晨间、饭后、离园前随机开放。在空间的利用上,区域数量的设置能根据幼儿人数需要,并努力为幼儿提供较丰富的活动材料。小、中、大班时空利用无显著差异,但区域的布局与分隔存在较多不科学现象。如:有的班幼儿拥挤在专门的区域活动室活动而教室却空着,有的班区域之间没有间隔;还有的.小、中、大班都用桌子或可乐瓶间隔等,造成活动干扰,不利于形成和谐的活动氛围。区域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因此,研究材料的价值及投放策略已成为我们当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

(三)教师有较强的指导意识但指导水平一般。

区域活动是孩子自主自愿的活动,但是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没有成人的支持,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因此,幼儿园区域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指导。调查显示,目前我园幼儿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意识较强但指导水平一般。

1、区域指导计划与反思缺乏针对性。从资料查阅与访谈情况看,幼儿园十分重视区域活动的开展,积累一定书面资料。主要表现在:同样是一个动作技能,小班与中班的要求相似,这样就给教师制定具体活动计划带来影响,甚至于影响幼儿的正常发展;②缺少延续性。指导重点不明,观察盲目,缺乏针对性。

在教师访谈中我们发现,教师反思的技能也亟待提高,如请教师谈谈本次活动孩子的活动情况时,大部分的教师只是简单描述孩子的兴趣、目标的达成度,不能很好地分析现象之原因,因而,提出的指导策略就不具科学性确切性。

2、教育观念与经验直接影响区域指导的实效。

在调查中显示,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记录方式与教龄有关,更与教师的教育机智相关,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观察非常敏锐,善于发现幼儿活动过程中的亮点、难点,紧紧抓住指导契机;而有的教师虽有观察指导重点,但观察能力弱不能发现指导契机;还有的教师观察无目的,指导仅停留在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上。从观察教师的现场指导情况看,教师对区域指导的认识基本正确。在访谈中每位教师都认为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最关键,并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提高。通过不断的学习,许多教师对区域活动的主要特征掌握较好,比如,教师们都认识到自主性是区域活动的特点,她们会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去看待幼儿的行为,允许幼儿按意愿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真好”,“你真能干“,“再试试”,“等一会再来看你”。在这些语言的背后,体现了教师对孩子活动的尊重,尤其是许多教师经常运用的这句话:“我等会再来看你”,既表达了对孩子劳动的尊重,更培养了孩子的坚持性,也促使教师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因此,我看到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是放松、快乐的,活动的主动性较好。

3、教师指导的方法类型较丰富,但比例失调。具体表现在:

①师幼关系良好,年龄特征不明显。不同年龄班的区域活动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的指导能否体现年龄班的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调查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处理上比较恰当,小班多以平行游戏身分出现,中大班多观察点拨。但是指导内容比较单一,停留在表面,提出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创造性、社会性方面,要求含糊,缺少层次性。

②指导方法总体类型多样,比例失调:教师通常能够运用语言、动作、图示、材料、同伴等媒介进行指导,互动的方法有直接指导、示范、暗示、启发、同伴互动等。总体类型来看,指导的方法还是比较多样的,但是从运用的比例来看,偏重于直接指导与语言互动,总体质量不高。

我们都知道,区域活动的理论依据是发现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隐性指导。少用语言的直接指导。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思考,不急于提供正确答案。让幼儿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不同感受,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性,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

从观察访谈中我们发现: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的教师更能带好区域活动,如小班的郑老师做的就非常好。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她平时非常注意观察自己班内的幼儿,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她经常会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设计具体措施:如针对常规问题,她曾用过指派小组长、评比等方法。

(五)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差异较大。

1、区域活动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但班级之间存在差异。

自主学习是区域活动的一大特色,它体现在幼儿对活动内容、活动伙伴、活动材料等方面的自由选择。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的孩子,他们都能自主地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游戏活动,这体现了教师对幼儿意愿的尊重,符合新《纲要》的精神。

2、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了比较好的坚持性。调查显示,各个年龄段都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能自始自终积极、专注地参加区域活动,说明幼儿的“坚持性”还是比较好的。

五、今后要注重:

(一)强化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区角活动的价值。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开展区域活动顺应了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应建立园本研训制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教师论坛等一系列方式,帮助教师学习感悟区域活动的价值,树立广义的幼儿园课程观,把开展区域活动与主题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开展区域活动和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根据我园情况,小班也可尝试在作息时间与空间的组织安排上,让区域活动成为主要的活动,从而改变以往那种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中心的倾向。

(二)增进合作交流,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交流是分享智慧、引领进步的重要途径。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增进园际间、教师间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运用姐妹园结对子、区域活动观摩、区域环境创设评价、疑难困惑问题研讨、区域案例交流评比等多种方式激发教师互助学习研究的热情,并在共同研究区域的过程中,逐步缩小差异,促进师幼群体共同成长。

(三)立足三个优化,提升区角活动的效益。

开展区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绝不能流于形式,不讲效益。因此,幼儿园应在优化时空,营造自主开放的区域氛围;优化材料,创设积极互动的区域环境;优化指导,提供适宜有效的活动支持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升我园区域活动效益。

总之,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区域活动这一载体,进一步引导教师总结反思,深入实践研究,把新《纲要》的先进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行为之中,让孩子在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教师与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关注。

本文来源:http://www.dlbdf.org/gongzuozongjie/6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