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的名言警句摘录20句。
“青年人应当心持勇气,怀揣梦想,砥砺前行,不负韶华!”我们为大家挑选了一些备受喜爱的五四青年的名言警句。名人经典语句能够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名人格言是我们成功的指南。请立即将这些句子标记为收藏方便今后翻阅!
1、佛、法、僧其实存在于每个人之中。开悟的潜力是佛陀,教导是佛法,在实践中互相支持的团体是僧侣。没有人能带走你心中的佛、法、僧,也就是说,天塌了,地塌了。
2、遵循家庭的教导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首先,不要为了钱而沉迷于工作,这会影响你现在的家庭幸福。你和家人的幸福是第一位的。
3、按照《新青年》编辑部预先排定的顺序,李大钊负责编辑该刊第6卷第5号。他决定编辑“马克思研究号”,集中刊出介绍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由于《新青年》杂志出版脱期,故第6卷第5号实际上到1919年9月才出版。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潜心研究的成果。
4、李大钊对北大这两个重要的学生社团产生了较大影响。罗家伦发表的《今日之世界新潮》,把俄国革命、匈牙利革命、德国革命视为世界新潮的起点,指出这种社会的革命是“民主战胜君主的革命,是平民战胜军阀的革命,是劳动者战胜资本家的革命”,“革命以后,民主主义同社会主义必定相辅而行”。这些观点和李大钊提出的看法如出一辙,显然是受到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影响的结果。随后,罗家伦翻译介绍一战后民主主义思想发展和俄国革命的文章,以及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发表的宣言,热心从事五四运动精神的宣传,均与李大钊最初给予的影响相关。
5、青年人应当心持勇气,怀揣梦想,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6、李大钊加盟《新青年》阵营,是陈独秀北上就任北大文科学长及《新青年》迁到北京之后。陈独秀将《新青年》迁到北京后,把赞同新文化运动的北大教授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陶孟和等人请进了编辑部。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职,原来由章士钊兼任,但章氏因心系政治,并不愿意兼任图书馆主任,故向北大校长蔡元培和文科学长陈独秀推荐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李大钊专任。章氏的推荐,得到了蔡元培的赞同。1918年初,李大钊正式接替章士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7、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 ——赫尔岑
8、新潮社是由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张崧年、谭平山等人发起组成的文化团体,其发行的《新潮》杂志以介绍西洋近代思潮、批评中国现代社会上各问题为宗旨。李大钊与庶务处主任李辛白受聘担任该社顾问,协助他们负责杂志印刷、登广告、发行等项事务。李大钊还将红楼一层22号房间拨给新潮社使用,并在《新潮》上发表《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等文。
9、陈独秀立场鲜明地支持这场爱国运动,发出了“要有相当规模的示威运动”,非人民“站起来直接解决问题不可”等口号,他在《每周评论》上连续3期出版了《山东问题》专号,详细报道了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顺势推动了全国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接连发表了《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北京市民宣言》等“重磅炸弹”,提出了“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的鲜明有力的战斗口号,以及“直接行动,根本改造”的目标,为运动指明了方向。
10、当有人爱你时,你会表现出更多的自信。
11、这种从经济、社会、组织方面立论阐释儒家学说能够长期占据政治意识形态主流的观点,是非常精辟的,堪称运用唯物史观批判孔子及儒学的典范之作。
12、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同情心。在慈悲的实践中,我们先对一个人敞开心扉,再对另一个人敞开心扉,最后,当慈悲无处不在时,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宜居之地。
13、刘半农、陶孟和等人请进了编辑部。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职,原来由章士钊兼任,但章氏因心系政治,并不愿意兼任图书馆主任,故向北大校长蔡元培和文科学长陈独秀推荐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李大钊专任。章氏的推荐,得到了蔡元培的赞同。1918年初,李大钊正式接替章士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14、正是根据上述观点,李大钊认为中国“要想存立,适应这共同生活,恐非取兼程并力社会共管的组织不能有成”。他的结论是:“今日在中国想发展实业,非由纯粹生产者组织政府,以铲除国内的掠夺阶级,抵抗此世界的资本主义,依社会主义的组织经营实业不可。”他的立论前提是:要看中国是否已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须先问世界今日是否已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倾向的经济条件,因为中国的经济情形,实不能超出于世界经济势力之外。现在世界的经济组织是“已经资本主义,以至社会主义”了,中国当然应该追随世界潮流,实行社会主义。
15、年,李大钊(前右二)从法政学堂毕业,随后前往日本留学
16、关于阶级斗争,李大钊认识到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他的唯物史观密切关联,阶级斗争产生于一定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人们之间由于经济利害关系发生的压迫和反抗压迫的斗争,它是被压迫阶级自觉的一种表现,同时认为这种阶级斗争与生物学和社会学上以宇宙间一切生命的“自我发展”为根本动机的“竞争”有相同意义。
17、然而,陈独秀此时在上海忙着筹备创办《青年杂志》,立志要从思想文化入手解决政治问题,故并没有对李大钊的批评意见给予回应,而是以朋友的身份邀请李大钊为《青年杂志》撰稿。《青年杂志》初期由陈独秀一人主编,除各期的重要稿件由他亲自撰写外,高一涵、李大钊、易白沙、吴虞、高语罕、杨昌济等人是重要的作者。这些作者基本上是《甲寅》月刊的编者和作者。尽管李大钊偶尔替《青年杂志》撰稿,但并没有加盟《新青年》阵营,因为他正在北京帮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日刊。
18、李大钊突出地歌颂农民、赞美农村、推崇知识分子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号召到农村去,明显地表现出对农民道德与农村生活的憧憬,显然是用传统社会形态中道德的价值理性来批判现代工业文明的功利主义,希望避开或跳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达到社会主义社会。这种思想倾向,显然是受到俄国民粹派“到民间去”影响的结果。在他看来,“到民间去”的意义,就在于“做现代文明的引线”,以启蒙的立场和姿态去开发民间,使平民知道要求解放,陈说苦痛,摈弃愚暗,自己为自己的生活打算,也就是要促使农民自觉。正因如此,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断定:李大钊的《青年与农村》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发展史上对俄国早期民粹主义精神最准确的表达,堪称其民粹主义思想的代表作,李大钊也因此被视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中最具有民粹主义色彩的革命者。
19、李大钊对俄国民粹派发起的“到农村去”运动给予关注而加以效仿,力图从俄国民粹主义运动中汲取精神力量,用以改造中国社会。他努力探寻俄国革命成功的原因,并试图以此启发中国青年。1919年2月,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中,把十月革命的胜利视为早期民粹派“到民间去”活动的结果。在他看来,俄国早期民粹派的活动与布尔什维主义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密切相关,民粹派“到民间去”的宣传活动是十月革命的“酝酿”,是民粹派到民间发动民众的必然结果,故中国也要效仿俄国民粹派,到广大的农村去发动和组织农民。他说:“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
20、汉朝以后,言论的机关,都被“业儒”的垄断了。宋元以来,尤其利害。我们几乎看不见一部非业儒的书,听不到一句非士人的话。除了和尚道士,奉旨可以说话的以外,其余“异端”的声音,决不能出他卧房一步。况且世人大抵受了“儒者柔也”的影响;不述而作,最为犯忌。即使有人见到,也不肯用性命来换真理。 ——摘自鲁迅《我之节烈观》